【精品】初中语文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作文 篇1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而课堂是我们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场所,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作为给人类传授知识的课堂教育是一种带有目的性和意识性的活动,因此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促进其发展智力,并且同时促进他们形成优秀的学习态度和优良的品质,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努力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坐在下面的学生却根本没有兴趣,因为语文教师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如传统的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学得很辛苦,而且课堂效率也是很低下的。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也没有意识到作为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但部分教师依旧是自己大包大揽,生硬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或者有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并没有完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印象不深刻,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将要写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写的文章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许多语文教师将写作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认为写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生命存在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致使他们普遍认为写作是文无定法的,一直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使得我们许多作文教学都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同时也带有很大的无序性。这些随意性和无序性,导致许许多多的语文作文教学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陷入一种低效的状态,并且致使许许多多的语文老师将写作的方法和写作的技巧作为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将习作的评判、展示佳作、阅读教学以及应试的套路训练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从而导致语文作文教学的低效率,低质量。
二、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出现部分不良状况的原因
导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效率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部分教师自身对语文作文教材理解不够,在教学中没有充分理解教材,没有真正领会到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意图,所以只能生硬地照搬教材的内容,不能更好地应用身边的生活情景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由于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位置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是教师只是教授的对象,却只是一味的被动的给学生灌输作文的主要写作内容,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使许多学生把写作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失去了兴趣。
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教师,都知道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是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我们老师对学生组织教学,进而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而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有利于帮助我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相对初中语文老师没有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提问,使学生过于被动,从而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写作思路的作用。
三、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首先,不断努力使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并且不断创新作文命题。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我们进行写作的源泉,而写作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再现,所以要教育初中学生不断走进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写出真实的感受;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并学会体验生活,然后引导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语言来描绘生活,来不断地欣赏生活。
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命题方式,让学生不断的自主寻找写作的主题。
初中语文教师要摈弃以前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不要规定写作具体的题目,而是给学生指定其要写作的作文范围、题材以及相应的体裁,因为这样可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余地,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独立创造的空间,因为我们都知道写作是对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以老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先从生活中不断寻找素材,再从自己所寻找的素材中发现生动而深刻的东西或灵感,然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观点,最后确定属于自己的写作题目。
再次,教师要不断实现评改语言的个性化,并不断实现教师评改与学生自改相结合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要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不断实现评改语言的个性化,采取老师评改与学生自改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给他们给予不同的评价,但老师要注意评改语言的运用,要充分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同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要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多观察、多读以及多记习惯的培养。
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写作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所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突出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所写的文章要有新意,并且他们所运用的语言也要具有个性,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创新的时候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意蕴等诸多方面下功夫,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要不断地大胆想象,要敢于创新,语文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自己把静态的事物写活,使学生自己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地逼真,使学生所写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真实感。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作文知识,学习更多的写作技能,促进其发展智力,同时又能促进他们形成优秀的学习态度和优良品质,为他们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青民。课改十年: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xx,(02)。
[2]尕松求加。试析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实施合作学习[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xx,(02)。
[3]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xx,(05)。
初中语文作文 篇2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化语文教学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更加符合初中生特点,同时也更为自然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将生活感悟,自然而然地倾述于纸张之上,让学生在作文中真情流露,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探究式的课堂是开放、自主、快乐的课堂,而写作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表达过程,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初中生提供个性化的习作练习机会,同时帮助他们丰富体验,积累素材,把写作变成一件亲切的事情。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升是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本文就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简单分析,旨在探寻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教学活动,而此知识点是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进度等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这也决定了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设置问题或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来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以此达到引导学生围绕目标内容写作的目的。初中语文主要涉及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和诗歌等几种作文体裁,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依据具体的写作体裁及写作主题来设计,营造相应的氛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催生学生的写作冲动。例如以“景物”为主题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景色,学习老舍先生的修辞艺术和写景手法,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将济南冬天的诗情画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欣赏过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美丽景色,之后再确定写作主题,这都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
二、明确框架
写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写作的主题,解决了“写什么”这一问题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写”,而框架的确立是进行写作的重中之重。不同的文体对应不同的框架要求,同时,不同的文体也具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框架,避免写作时间的隐性浪费,提高写作效率,这也是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体探究,向全班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写作内容。例如在确定写作主题为“亲情”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与亲情相关的文章,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等,这些文章都具有极高的研读性,然后设置相关问题如:“文章使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朱自清先生为什么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学生在探究这几个问题的同时也就逐渐发现了《背影》这类亲情类记叙文的写作规律,包括记叙文的“六要素”,以及常用的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这四种表现方式等,教师的引导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至关重要,决定了学生能否在探究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非常符合探究性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特点的一种常用方式,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写作活动,在合作中发挥学生自主能动的作用,这也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性教学环节。“分段作文练习”是小组合作写作中不错的选择,能够发挥不同学生的写作特长,引导小组成员在讨论中取长补短,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我们仍然以亲情类记叙文为例,在练习这一体裁时,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不同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文章的开头、过程和结尾。例如可以“生活中的母亲”为例,小组成员分段写作,创作后由小组成员针对自己所创作的部分进行介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此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在指导学生将个人感受以书面形式展现出来之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内容采用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写作感悟。
四、总结比较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最后一步就是进行总结比较。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不同学生的作文进行交流,并从中分析差异,总结不足,是实现作文课思维碰撞,成果共享的有效途径,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要及时地指导,组织并协调好写作的最后一步。教师可以对本节课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归纳学生的写作成果,针对学生写作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实现写作技能的深化、迁移与提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挑选几篇较好的文章贴出来作为示范,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篇文章在结构、修辞等方面的不同,并针对这些不同进行讨论和比较,在此探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在总结比较中实现协同发展,逐步缩小写作水平的差距,共同进步,这也是我们运用这一模式的最终目的。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
初中语文作文 篇3
中午,我还在午睡,还在床上伸懒腰,从窗外模模糊糊地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想一定是下雨了。
这可是极好的,下雨的天气是我最喜欢的,小雨中的漫步,看起来,都充满了诗意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喜欢上下雨天。下雨天,真好!下雨时天是灰蒙蒙的,犹如水墨画般,引人无数遐想。我喜欢假期里下雨,我可以窝在家里,静静地透过窗户凝视着雨中这不一样的世界。
我更感谢老天爷,在这不用上学的日子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雨,他仿佛懂得:今天孩子们不用上学,该是下雨的时候啦!以前总认为,下雨天就是天空在哭泣,在宣泄心中的压抑。现在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也不太去追究到底天为什么会“掉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到下雨,我的脑海中竟会想到这句诗,虽然楼房这里没有池塘,没有青蛙。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这幅场景。
有人跟我说过,在雨中漫步最能思考人生的问题。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总感觉下雨总会烘托出一种忧伤的场景,总认为是老天在哭,本来就忧伤的世界,这个时候,你却偏偏要到雨里去思考问题,真的有用吗?这个时候的你,思考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反面的吧。
所以,我只喜欢在雨后去道路上漫步。在下雨后,就会期待,期待雨停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会猜测,猜测会不会有七彩的彩虹?虽然我生活的城市的空气并不清新,不太可能会有彩虹,但给人一种遐想也是不错的。